1.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 )为准。
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B.最后签证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C.发出的日期 D.会商的日期
2.给不相隶属的机关发文,从行文方向上说( )
A.只能够是上行文 B.只能够是下行文
C.只能够是平行文 D.上行文或下行文
3.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商洽工作 B.记载情况 C.反映情况 D.传达重要精神
4.“意见”适用于( )
A.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B.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C.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予以撤销
D.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5.X省交通厅以加强交通管理为内容的公文,要使全省周知执行,最适宜使用的文种是( )
A.决定 B.通知 C.命令 D.公告
6.机关文书部门对那些必须办理答复的文件,根据承办时限的要求,及时地对文件承办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的环节称( )
A.催办 B.查办 C.批办 D.注办
7.公文正文结构层次序数正确的标法为( )
A.一、(一)1、(1) B.一、(一)1.(1)
C.一、(一).1.(1)、 D.一、(一)、1.(1)
8.下列公文中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是( )
A.命令 B.决议 C.规定 D.决定
9.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的要素是( )。
A.发文机关名称 B.事由 C.文种名称 D.事由+文种名称
10.下列文种中,可用于下级机关就某一重大事项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和设想,供上级机关在决策时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同级机关开展这一工作的依据的是( )。
A.请示 B.意见 C.决定 D.报告
11.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这体现了公文( )
A.作用的权威性 B.体式的规范性
C.效用的现实性 D.制作的程序性
12.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范,公文的送达和办理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 )。
A.“特急”“平急” B.“特急”“加急”
C.“加急”“平急” D.“特提”“特急”
13.以上请示事项( ),请即批复。
A.如有不妥 B.如无不妥 C.可否妥当 D.当否
14.公文的成立日期,正确的表示方式是( )。
A.2014年5月6日 B.2014.5.6
C.14年5月6日 D.二零一四年五月六日
15.市纪委拟批评市卫生局李XX等几名干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应选择的公文文种为( )。
A.意见 B.通知 C.通报 D.通告
16.写请示必须( )
A.用“请示报告”这个文种 B.一文一事
C.注明办理期限 D.用“报告”这个文种
17.下列公文除( )外,都应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A.通知 B.函 C.会议纪要 D.请示
18.办公室小王收到一份公文,其开头写道:“你处《关于XXX问题的请示》收悉”,由此可以判断该公文是( )
A.意见 B.批复 C.决定 D.决议
19.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资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20.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
A.函 B.请示 C.批复 D.命令
21.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及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所使用的指挥性公文,决定属于( )
A.上行文 B.下行文 C.平行文 D.专用文书
22.通告应当遵守的事项与通告应当周知的事项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是否具有正式文书 B.是否具有受众
C.是否具有行政约束力或法律效力 D.是否为国家机关制发
23.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对标注公文成文日期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
A.署公文实际送交印制的日期 B.署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C.署会议通过的日期 D.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24.公告、通告均属告知性文种,均可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或在社会上张贴等方式加以公开发布。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告的制发者主要是党和国家的高级管理机关
B.通告可以被党政军各级机关、部门及社会团体使用
C.公告是面向国内外的,范围最广
D.通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5.上级机关认为,某下级机关所发的公文具有一定的参照、指导、借鉴作用,故在表明自身态度的基础上,将该下级机关的文件发送到其他下级机关单位,要求其他机关学习、效仿或借鉴。这时上级机关适宜采取的文书处理形式是( )。
A.转发 B.批转 C.印发 D.签发
26.与直接上级机关在工作过程中就某一重大问题存在异议但无法达成一致解决意见时,针对这种情形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是( )
A.联合行文 B.越级行文 C.逐级行文 D.多级行文
27.5月10日,甲卫生局决定发布一则关于某门诊未经许可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处理公告,由职工小王负责拟稿。小王于5月12日拟稿完成,5月13日交由甲卫生局领导高某签发,5月14日予以发布。则这一公告的成文时间为( )
A.5月10日 B.5月12日 C.5月13日 D.5月14日
28.下列有关通报的写作要求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事例要真实、典型 B.详略要得当
C.发文要及时 D.表达方式只能是议论
29.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文件内容必须( )
A.提出问题 B.实事求是 C.介绍经过 D.沟通信息
30.下列行文中,( )的功能是最为丰富的,它可以用来布置工作、传达指示、晓谕事项、发布规章、批转和转发文件、任免干部等等。
A.批复 B.函 C.公告 D.通知
公文题目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公文的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发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一般以讨论通过的日期为准。
2.【答案】C【解析】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传递公文,一般使用函,函属于典型的平行文。
3.【答案】A【解析】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所以本题选A。
4.【答案】B【解析】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A选,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C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D项,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5.【答案】B【解析】这篇公文属于周知性文件,而且需要“全省周知执行”,所以选用通知。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答案】A【解析】催办是根据承办时限和有关要求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和检查过程。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第二十四条规定:“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一)签收;(二)登记;(三)初审;(四)承办;(五)传阅;(六)催办;(七)答复。”
7.【答案】B【解析】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标注: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8.【答案】A【解析】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命令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故本题答案选A。
9.【答案】C【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正式行文,标题中的三要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文种都不能省略。非正式的行文、内部行文可以省略前两个要素,即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部具备的公文标题;二是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三是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四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所以,其他可以少,文种一般不能省略。
10.【答案】B【解析】意见主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或处理办法。题目中的论述为建议性意见。这是下级机关就某一重大事项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和设想,供上级机关在决策时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同级机关开展这一工作的依据,故B当选。
A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C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D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1.【答案】A【解析】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性,这指的是公文作用的权威性,故A当选。
B项体式的规范性是指公文的体式,必须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体式,即规范体式。
C项效用的现实性是指公文主要在现行工作中使用,效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D项制作的程序性是指公文从准备撰写到制作成文,都有严格的程序。
12.【答案】B【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13.【答案】D【解析】因为请示无论是否妥当,都需要上级批复,或同意或不同意。而B的意思是请示妥的话就批复,不妥的话就不批复,所以不对。请示的结尾一般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故D当选。
14.【答案】A【解析】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15.【答案】C【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标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务文书。题干正是批评错误的体现,故C当选。
A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B项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D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16.【答案】B【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四款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17.【答案】C【解析】公告、通知、函需要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会议纪要可以不加印章,如需盖章的,可由主办单位代章。
18.【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该公文开头为“你处《关于XXX问题的请示》收悉”,说明该公文是针对之前所发的请示作出的回应和批示,说明该公文属于批复。所以本题选择B。
19.【答案】D【解析】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具有法定权威与现行效用。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政令政策、处理公务,以保证协调各种关系,决定事务使工作正确地、高效地进行。
20.【答案】C【解析】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故C当选。
A项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B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D项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2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行文关系。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决定属于下行文。
22.【答案】C【解析】通告应当遵守事项说明有权威性、强制性,而周知性事项只需要告知,周知即可,说明二者区别是是否有行政约束力、法律效力。
23.【答案】A【解析】成文日期的确定有以下情况:会议通过的公文,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领导人签发的公文,以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法规体公文以批准日期为准;电报及一般信函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
2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种类,根据概念,应是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而不是通告,故D错误,当选。
25.【答案】B
【解析】A选项转发是对上级机关、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文书的处理形式。当一个机关认为上级的文件需要办理,并且表明自己的办文态度、办理方法,或认为平级机关、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的文件值得本单位参照、学习、借鉴时,可以将该文件发送有关单位;
C选项印发是机关单位对本单位文书的办理形式,是一种对内发文的特定形式。当某个机关单位认为本单位的特定文书需要正式发文,或需要将某个特定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上升为机关单位共同执行的事项,或需要将机关单位负责人的讲话等变成机关单位的意志,通过印发来完成;
D选项签发指主管人审核同意后签字发出,表示负责详细解释对发文进行终审的工作。
26.【答案】B【解析】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进行“越级行文”:一、遇有特殊重大紧急情况,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如逐级上报,可能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时;二、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重大问题;三、上级领导或领导机关交办,并指定越级直接上报的事项;四、对直接上级机关或领导进行检举、控告。
27.【答案】C【解析】公文的成文日期一般是指签发人签发的日期,材料中,“5月13日交由甲卫生局领导高某签发”,文件为5月13日签发,所以该公文的成文日期为5月13日。
28.【答案】D【解析】处分、调查报告、情况报告、事故报告、工作报告、简报、通报、通讯等文种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述或叙事,所以D项表述中表达方式只能是议论的说法错误,且D项说法语气上过分绝对化。议论、说明、叙述。
29.【答案】B【解析】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故本题选择B选项。
30.【答案】D【解析】通知,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公文之王”。在下行文中,通知的功能是最为丰富的,他可以用来布置工作、传达指示、晓谕事项、发布规章、批转和转发文件、任免干部等等。但通知在下行文中的规格,要低于命令、决议、决定、指示等文体。用它发布的规章,多是基层的,或是局部性的、非要害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